跨界光伏再發力,璉升科技(300051.SZ)再拋大手筆。
10月22日晚間,璉升科技公告,擬在江蘇南通建設新能源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,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。
年初,璉升科技曾披露,擬投資40億元在四川眉山建設新能源8GW異質結電池項目。
同時開建兩個項目,需投資60億元,而截至2023年6月底,公司總資產僅17.02億元。對比發現,資金缺口較大。
璉升科技積極籌措資金,上半年,通過為核心子公司引進戰投等形式,募資6.95億元。目前,公司正籌劃向控股股東定向增發,擬募資不超過9.6億元。
光伏行業競爭者較多,產能擴張規模較快。資金不足、技術無明顯優勢的璉升科技,豪賭光伏賽道,需要警惕風險。
60億項目同時開建
跨界光伏,璉升科技的動作,體現了較強的“賭性”特征。
璉升科技的“賭性”,主要體現在大規模投資建設方面。
根據最新公告,10月19日,璉升科技召開的董事會會議、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一項議案,內容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三五互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天津通訊”)與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《新能源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投資協議書》及補充協議,投資建設“新能源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”。
新能源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分三期建設,一期3GW計劃2024年9月建設完成,預計投資約20億元。一期3GW項目建設完成且達產后視情況啟動二期3GW、三期6GW項目建設。
項目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(包含全部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)。一期3GW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,其中自有資金約8億元,項目貸款約12億元。
以3GW投資20億元計算,三期項目共計12GW的總投資80億元,考慮到一期建設投資相對要高一些,整個三期投資預計最終也需要60億元左右。
從公告看,一期項目要在未來最多11月內建設完成,這意味著20億元的投資要提前到位。
在此之前,璉升科技還宣布了一個重大投資項目。
年初,璉升科技公告稱,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通訊與相關方簽約,擬在四川眉山丹棱縣投資建設“5GW超高效異質結(HJT)電池5G智慧工廠”項目,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5億元。2月底,公司又宣布,進一步擴大項目規模及產能,新增投資建設3GW產能的高效異質結電池片,新增投資約15億元。該項目共計建設8GW高效異質結電池片生產線,總投資約40億元。
根據當時公告,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5GW生產線建設并正式投產;2025年6月30日前計劃完成全部8GW生產線建設并實現滿產。
由此可見,上述兩個項目,璉升科技是同時開建,這對公司而言,能否承受?
備受關注的資金方面,璉升科技是短缺的。天津通訊是璉升科技核心子公司,去年12月,天津通訊引入戰投,四川新鴻興集團、海南嘉煜科技等合計13名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3億元,合計獲得天津通訊增資后45.45%股權。今年6月,天津通訊完成第二輪增資,獲得2億元增資款。7月中旬又進行第三次增資,獲增資款1.95億元。三次增資,共計獲得資金6.95億元。
截至今年6月末,璉升科技總資產為17.02億元,凈資產僅為2.59億元。
2.59億元凈資產,何以支撐60億元項目建設?
激進并購后遺癥尚存
跨界進軍光伏領域,是璉升科技易主、產業轉型的動作。至于跨界的最終結果,暫時難以判斷。
璉升科技的前身是三五互聯,原控股股東、實際控制人為龔少暉。
三五互聯成立于2004年,是一家通過SaaS模式,依靠自主研發的應用軟件系統,重點面向中國中小企業客戶,提供企業郵箱、電子商務網站建設、網絡域名、辦公自動化系統(OA)、客戶關系管理系統(CRM)等軟件產品及服務的專業提供商。
2010年2月,三五互聯上市。上市后,公司經營業績整體欠佳。2011年至2022年的12年,公司年度營收最高3.26億元,最低1.77億元。其中,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,有8個年度營業收入在2億元級波動。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(以下簡稱“凈利潤”),2015年、2016年分別為0.57億元、0.67億元,其余年度不是微利就是虧損,其中,2018年至2022年分別虧損3.46億元、2.57億元、0.69億元、0.25億元、0.32億元,連續五年虧損。
三五互聯曾籌劃多次并購重組。2013年以來,公司相繼收購道熙科技100%股權、三五新能源36.75%股權、天津通訊46.3%股權等。不過,三五互聯曾多次被市場質疑為“忽悠式”重組,公司至少出現6次并購重組失敗。
三五互聯的收購多以高溢價進行,2015年底,公司賬面上的商譽為6.62億元,到2021年底,商譽余額為0.17億元,減少了6.45億元,減少的商譽,就是標的資產業績未達標而計提的商譽減值,到今年6月末,商譽終于清零。
2022年12月,三五互聯的控制權轉移,海南巨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控股股東,實際控制人為黃明良、歐陽萍夫婦。于是,公司更名為璉升科技。
不過,此前激進并購的后遺癥還在。2017年以來,公司長期借款雖呈下降趨勢,2018年為3.28億元,2022年底為2.4億元,但到2023年6月底,還有2.41億元。
備受關注的是,跨界轉型至光伏領域,璉升科技能否達到預期,還很難說。
光伏行業競爭者較多,產能擴張規模較快,電池廠商維持高位排產,新產能仍在集中釋放。截至目前,行業各環節整體規劃產能可能一定程度超過市場短期需求。此時,璉升科技殺進光伏領域,風險不言而喻。